加強運行維護
值班人員在發現發電機勵磁碳刷打火時,因根據運行規程中的方法積極主動的采取措施進行處理。具體措施如下:
首先檢查處理不打火和無過熱的電刷,檢查是否接觸良好。因為打火和過熱的碳刷有可能是接觸最好的碳刷,如果先處理了這些接觸良好的碳刷,勢必造成打火的碳刷打火更嚴重,甚至造成環火,所以這一點在處理過程中是相當關鍵的。在1991年碳刷環火停機事件中,就是因為運行人員在處理過程中違背了正常處理的原則,慌忙中先處理了打火的碳刷,導致了環火而不得不停機。
更換過短或不同牌號的碳刷。運行規程規定:當碳刷上沿與刷握平齊時,該碳刷就應予以更換;同一排碳刷不能同時更換三塊以上,且每一塊碳刷與滑環的接觸面積不小于70%或2/3以上;更換碳刷前要對碳刷進行仔細的打磨,使得碳刷與滑環接觸面粗造,有利于二者的接觸良好;發電機與勵磁機應使用同一牌號的碳刷。
重新打磨卡塞或接觸不好,接觸面不良的碳刷。規程規定打磨用的砂紙必須是規定標號的金相砂紙。
更換剛度不足和過熱失效的恒壓彈簧。規程規定恒壓彈簧的壓力在1.1~1.2公斤。
更換過熱后變形,破碎或引線變色斷線的碳刷。對于引線變色可容易看到,但對于引線的斷線需要仔細察看,因為引線外還包有一層絕緣套,燒斷后不易發覺。如不及時更換,將會造成大量的碳刷由于過載而燒斷,最后導致發電機失磁而停機。所以運行中應特別注意檢查,最好是通過用鉗形電流表卡測電流分布來判斷,或者戴上線手套,腳踩絕緣板,用手去輕拉引線,判斷引線的好壞。
滑環和電刷表面不潔,可用白布浸少許酒精擦拭滑環,用干凈白布擦拭電刷表面。在處理這次#3發電機碳刷打火中,便充分采用了這種辦法。經過多次的打磨擦拭和其他輔助措施的實施,最終使得碳刷恢復了正常的運行狀態。
如果機組振動超過極限規定,應按有關規定打閘停機,在規定范圍內機組的異常振動時,應該加強對機組勵磁碳刷的監視、更換和調整。
如個別碳刷嚴重打火或燒紅,原則上不應該降低發電機的勵磁電流,應該按規程規定進行積極主動的處理。
如出現滑環嚴重過熱或局部刷架燒紅,應匯報值長減低發電機勵磁電流,并盡快通知電檢人員到場協同處理。
加強碳刷電流的檢測
每班配一塊鉗型電流表以用來隨時測量碳刷的電流,特別是在碳刷出現打火現象時更應加強監測,以便全面掌握每塊碳刷的電流分擔情況。
如碳刷電流在12~80A,說明運行正常;如碳刷電流出現零或大于200A,說明運行不正常,超過200A的碳刷會很快燒斷引線的。
根據當時發電機勵磁電流,計算每塊碳刷的平均電流,及時調整和更換電流過大或過小的碳刷,使得每塊碳刷的電流分擔差別不要過大。
每塊碳刷的平均電流=發電機勵磁電流/每極碳刷的個數